【科普】可怕的煙囪效應!2分鐘明火竄至17層,嚇哭圍觀小孩
3月14日晚,河南省開封市禹王臺區濱河路元宏錦江小區,一高層住宅樓發生火災,由于風力作用的影響,大火在約2分鐘的時間內竄到17樓樓頂,現場觸目驚心,嚇哭周圍圍觀的孩子。
火災現場視頻↓
開封消防接警后,迅速趕往現場救援,經過努力奮戰,大火于19時56分被撲滅,所幸無人員傷亡。
據網友爆料,火情或因樓道電動車充電引起火災,幾分鐘就燒到樓頂。但從現場視頻觀察,火勢是順著管道類結構,沿著外墻向上迅速擴散。具體火災原因有待消防部門進一步公布。
拋開具體的起火原因,從照片和視頻中可以看出,兩分鐘內,火焰迅速燒至頂樓,這就是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常見的煙囪效應。
煙囪效應,是指戶內空氣沿著有垂直坡度的空間向上升或下降,造成空氣加強對流的現象。最常見的煙囪效應是火爐、鍋爐運作時,產生的熱空氣隨著煙囪向上升,在煙囪的頂部離開。因為煙囪中的熱空氣散溢而造成的氣流,將戶外的空氣抽入填補,令火爐的火更猛烈。
煙囪效應可以加劇火勢,高層建筑內部有大量的管道、豎井、樓梯間、排氣道等各種橫、豎向管井、通道,從地面一直通到最高層。一旦發生火災,這些部位就成了一座拔風的“煙囪”,加速火勢的蔓延,且蔓延途徑多,速度快,且建筑物越高,“煙囪效應”越明顯。
煙囪效應不單使撲救更困難,
更危及前往天臺逃生者的生命安全。
可以說高層建筑一旦失火,
火勢蔓延快、
疏散困難和撲救難度都很大,
再加上高樓結構復雜、
豎井管道眾多易形成“煙囪效應”
往往難以控制后果非常嚴重。
知道了“煙囪效應”,
那么,在高樓逃生時
要特別注意些什么呢?
掌握下列逃生法則,
高層火災不再難躲!
先要探明情況:
著火樓層、火勢大小、
可利用的逃生條件、疏散通道、
安全出口、避難層避難間位置......
心中有數再撤離。
鋼制材料不防火,
變形墜落還卡殼?!
上不去,下不來,
還有致命的“煙囪效應”!
電梯千萬別乘坐!
消防氣墊僅用于消防部隊緊急救援
跳樓逃生時,可以起到緩沖作用,
但這緩沖作用也是有限的,
這是最后的辦法,若非萬不得已,
絕對不要靠跳樓逃生!
火災猛若虎,濃煙猛過虎!
燙手的門已發出警告:
門外溫度很高,不宜沖出門!
就算沒有明火,濃煙也會嗆死人。
高樓火災中60%以上的死傷,
都是它造成的!
彎腰低身快速奔跑
濕毛巾捂口鼻不能忘
沿著逃生通道的方向!
把肆虐的火海拋在身后方,
即使再多的財物也絕不返航!
消防門隨手關上,也別忘嘍!
如需暫避在房間里等待救援
有門、沒有防盜網的對外窗口、
有水源、有毛巾膠帶等物品最好......
滿足以上,果斷先躲進去!
如果身上著火
要就地打滾把火壓滅!
撥打119說明詳細地址是必須!
少大叫“救命”節省體力
避免吸入濃煙毒氣也要牢記!
白天用色彩明亮的衣物,
夜晚用手電筒、手機閃光,
窗口晃動起來方便消防員找到你!
來源:福建消防、走近中國消防
往期回顧:
生態新城消防大隊
全民參與 防治火災